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中,中国火箭军展现了一张底牌——东风-61洲际导弹。这个玩意一出现,立马把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员吓了一跳,甚至不少专家都说“从来没听说过这型号”。它可不是什么普通导弹,而是融合了三项黑科技的“战略杀手”,射程达1.8万公里,末端速度高达27马赫,还能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,从中国本土发射,就能覆盖全球任何目标。
东风-61的杀手锏之一就是“跨极地打击”,这招真够狠的。传统导弹一般沿着太平洋或大西洋线路飞,容易被反导系统给拦截住,但它偏偏走北极方向。靠着我国新研发出来的NEPE-75固体燃料发动机,东风-61能避开美国在亚太和欧洲布设的“萨德”和“宙斯盾”系统的拦截,从北极上空直冲而下,精准点到目标。说白了,就像二战中绕过马奇诺防线一样,出其不意,效率之高实在让人佩服。
在速度上,东风-61简直快得让人咋舌。它的弹头最高时速能达到27马赫(差不多每小时3.3万公里),而且还用了“乘波体”水漂式的机动变轨技术,就像打水漂一样,在大气层边缘跳跃着往前飞。现有的反导雷达根本搞不清它的轨迹,拦截弹追上去都追不上它的尾气,根本没办法拦截。
再说这个等离子隐身涂层,它还能吸收雷达波,导致敌方雷达的探测距离一下子缩减了70%。还不止这些,每个真弹头都配备了6个智能诱饵弹,这些诱饵弹的热信号和雷达反射特征跟真弹头一模一样,搞得反导系统难以分辨真假,无奈之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弹头砸下来。
在弹头的装备上,东风-61真正做到了一兵击败一片的水平。它可以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,每一枚爆炸当量达到50万吨TNT,差不多是广岛原子弹的数十倍。这样的弹头不仅可以各自目标不同,覆盖范围也超过4500平方公里,还能在飞行的末端阶段灵活调整轨迹,真正实现“发现了就打”。美军模拟演练显示,目前的反导系统对东风-61的拦截成功率不到12%,要是多发齐射,那几乎没啥招架的余地。
除了能打得远、打得狠,东风-61的生存能力也是一流的。它用了16轮重型发射车,可以在公路、铁路甚至荒漠地区实现“无依托机动发射”,从停车、导弹竖起、瞄准到发射,整个过程只要25到30分钟,比老型号快了快三倍,总的效率提升了三倍多。
去年,火箭军在海拔4500米、气温零下30℃的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顺利完成了试射,证明即使氧气减少了一半,它依然能打。这样“随处藏、随时打”的战术能力,使得卫星侦察和首轮核打击行动都难以彻底清除它。
东风-61的出现,不仅让中国核威慑力量更上一层楼,还意味着“三位一体”核打击体系基本完善。它和轰-20空中平台、巨浪-3潜射导弹一起,组成了中国战略核力量的“铁三角”。特别是在台海、南海这些紧要地点,东风-61的存在就像个提醒:军事冒险的代价谁都吃不起,最好抖抖了事。
归根结底,东风-61可不是拿来打仗的,而是作为维护和平的“终极盾牌”。中国一直坚持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”的方针,但有了这支大刀,啥势力想搞事之前,得好好琢磨一下结果。就像火箭军那句口号:“最好的导弹,永远躺在发射架上。”
辉煌配资-辉煌配资官网-在线炒股配资公司-在线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